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如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017-08-24 梁红 弘博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对基础教育的目的及素质培养的模式,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美国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美国竞争力计划》等法案,日本、英国等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教育改革政策和计划。


在中国,教育问题更是牵动千家万户,备受社会关注,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学校、家庭、社会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保障和多元化资源平台。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和文化机构,既是科学与文化知识的宝库、人类社会文明教化的殿堂,还是促进和谐发展的大课堂,有责任、有义务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利用自身优势,及时有效地在青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大势所趋"


世界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的教育现状都要求博物馆在青少年素质培养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有所作为


美国

1984年,美国博物馆联盟在《新世纪的博物馆》中提出:“美国的博物馆在其发展史上一直认同这样一个理念:博物馆应该传递各种观点的本质、传授知识、激发兴趣、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我们所称的教育——以一种内容丰富、能够激发观众兴趣的方式呈现实物和理念就是其灵魂。”


英国

英国大约有2500家博物馆和展览馆对外开放,其中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闻名于世。博物馆在英国被视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参观博物馆历来是英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


日本

日本中小学从2000年开始实施“综合学习时间”,要求学校与博物馆结成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免费参观或到学校为学生提供介绍博物馆知识的讲座,以达到共同的承诺和目标,在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的基础上,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博物馆都设有面向学生的教育项目,如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达尔文中心”、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儿童博物馆”等。


教育突出问题


我国当前青少年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一分决胜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下,孩子小小年纪奔波于各种课外辅导班之间,学生、家长都被牢牢地捆绑在了应试的“战车”上。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从幼儿园阶段就让孩子“抢跑”,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学前班,这种学校教育一家独大,主导了青少年教育的整体空间的情况,对青少年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在2009年“全国青少年健康高峰论坛”上,国家教育部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欧洲国家相比,自信心、自我接纳度普遍较低;焦虑、抑郁指标上升。青少年主要存在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包括厌学、网络依赖、亲情冷漠、情绪障碍、社交障碍等。


教育发展方向


蔡元培于1918年谈到教育时提出:“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强调学校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格教育,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国内很多博物馆根据自身特点及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策划、推出了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体验活动、项目。如内蒙古博物院的“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感恩母亲、感知自己”系列教育活动等都是从人格的塑造着眼,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


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在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5年3月20日施行的《博物馆条例》就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做了明确规定,并指出“博物馆应当对学校开展各类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意识到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加上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日益增多。



2014年9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启动了北京市中小学“四个一”活动,即中小学生至少参加一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分别走进一次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四个一”活动中,博物馆研发学生实践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博物馆内进行主题性学习,还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参观学习内容,用仪式教育、主题性教育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实践感受。中小学生可以在庄严的纪念仪式中,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独一无二”


博物馆教育的独特价值决定了它可以在青少年素质培养中“发声”。


独特教育内容


博物馆是珍藏历史、保存人类文化记忆的地方,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和重要的自然标本,记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保存着人类历史、文化、科技以及社会发展等诸多成果,“博物馆是历史的终点,更是历史的起点,即人类发展的驿站。它的责任是尽可能地收集、保护好人类前行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过失,更要为人类走向更高的文明提供路标,同时也应是人类心灵得以净化的圣殿”。


“博物馆文化拥有四大力量,即

以其民族凝聚力,诉说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以其历史的穿透力,演绎着漫长历史的沧桑巨变、岁月坦诚;

以其文明渗透力,寻觅着中华文明的悠悠源头、绵绵根脉;

以其艺术的感染力,守望着精神家园的时代传承、人文自豪。”

——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


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博物馆教育职能来实现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不是文物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文化的传播者,要在历史和当下、博物馆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要在深入研究文物的基础上,采用多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启迪心智。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博物馆在增强青少年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历史文物、历史事件的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博物馆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实证——基于实物的学习。博物馆的研究成果、陈列展览都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这种真实与严谨,有助于青少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的培养。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北京史家小学合作推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课程内容包括“说文解字”“美食美器”“服饰礼仪”“音乐辞戏”四大主题,共计32组教学内容,依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以学生熟悉的汉字、饮食、服饰、乐戏为基础,通过“历史与艺术”的体验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博物馆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热爱中华文化,认知中华文明,增强国家认同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怀。


独特实现模式


博物馆教育是以青少年观众为中心,采用寓教于乐、互动参与的方式,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达到深化教育的目的,使参观博物馆不流于形式。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博物馆教育没有统一的考试目标,没有严格的国家课程大纲,没有具体的课程进度要求。博物馆是公开展示和陈列的场所,风格各异的建筑空间、美感强烈的环境设计,给青少年美的体验,能够让置身其中的青少年身心愉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青少年观众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是一种主动行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学习,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识。


学校教育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博物馆教育更为开放,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价值观的培养,博物馆的学习是一种审美体验和艺术享受,可以运用的手段丰富多彩,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宽泛,更能释放青少年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独特亲子角色


博物馆是终身教育的场所,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有着进行家庭亲子教育的优质资源。博物馆教育倡导亲子共同参与、让父母和孩子通过共同参与来加强沟通,促进彼此的理解,提升亲子间的幸福指数。


家庭观众可以有效地通过博物馆教育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教育体验中,完成对自身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的提升。在亲子共同参与的博物馆活动中,父母不再是监督者、发号施令者,而是和孩子一样,扮演学习者、参与者的角色,便于找到共同的话题,增进彼此的感情。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策划实施了多项亲子共同参与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在“魅力永恒的童话力量—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期间,举行了以安徒生童话为主题的绘画、剪纸和中丹文化交流专题研讨会等一系列亲子活动。通过“演”童话、“剪”童话、“搭”童话、“讲”童话、“绘”童话和“读”童话等丰富多彩的公众活动,通过多层面的体验式活动,让父母重温童年的记忆,用平等的眼光、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亲子双方在童话的世界里,收获知识,更收获了和谐、快乐的亲子关系。


独特塑造能力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KarlTheodorJaspers)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好的教育不是一场“淘汰赛”,而是促进每个孩子的心智完备、心灵充实、心地善良、长大成人的过程。博物馆教育通过情景的营造,浸入式的体验活动,鼓励青少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评价。


博物馆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与人沟通,以及处理突发问题的机会。通过体验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唤起他们浓烈的求知欲望,提高自我的管理能力。


通过对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小讲解员”培养项目五年的追踪,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博物馆教育对青少年社会能力提升、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小讲解员们在馆内承担讲解、接待以及社教活动的辅助性工作,他们不但给学校观众和青少年观众讲解,还给成人观众甚至重要外宾讲解,这是一种职业体验性质的教育项目。在担任小讲解员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社教部先后追踪调查了150多名小讲解员及其家长,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小讲解员认为通过该项目自己的自信心提高了,95%的孩子认为遇事比过去从容了,100%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93%的家长认为孩子能为别人着想了,90%的孩子认为自己在学校与同学相处更愉快了,75%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性格跟原来相比有所改善,与人相处的能力增强了。


博物馆教育就是通过活动帮助青少年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自学、自立、自强、自律能力。通过教育活动,可以发掘青少年的潜力,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厚积薄发”


博物馆教育怎样更好地在青少年素质培养中“发声”呢?


博物馆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不断涌现,博物馆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博物馆教育活动数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活动类型同质化、缺少具有广泛影响且可持续的品牌项目等问题,而专业人员不足、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滞后等深层问题更加突出。对于如何优化博物馆教育活动、深化教育成果,更好地推动青少年素质培养,博物馆必须立足教育本身的特点,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从博物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博物馆青少年课程开发、博物馆教育评价三方面进行探讨。


人才培养


博物馆教育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关键。博物馆教育人员,不但要对博物馆知识有充分的了解,熟悉博物馆藏品、展览的主题与表现手法,了解博物馆工作背后的故事、藏品管理、保管与保护。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机结合,增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针对性,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懂得如何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引导青少年自主学习。


课程开发


设计多维度的博物馆特色教育项目。按照“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为进一步突出博物馆教育特色,应设计研发丰富多彩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项目可涵盖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要明确每个课程的目标、体验内容、学习方式及评价办法。


博物馆教育项目既要立足博物馆,也要走出墙外,把“人的教育”作为终极目标,更多地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努力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真正好的文化项目要有“生命的气息、生命的温度、生命的情怀、生命的趣味、生命的意志、生命的秩序”。博物馆的教育项目特别是青少年教育项目,更需要注重趣味性,引导青少年在快乐中参与,在交往中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教育。


教育评价


博物馆教育注重过程性、参与性,在进行博物馆教育评价时要突出其特点,建立自己的评价方法、评估模式。例如,可以为青少年建立“成长档案袋”等,跟踪、记录青少年在博物馆的成长历程、发展状态,以便明确自己今后的成长和努力方向。


有人曾这样描述文化教育的“小目标”:不是让每个人都做至善之人,而是多些厚道;不是让每个人都当道德楷模,而是要有底线;不是让每个人随时付出牺牲,而是珍爱生命;不是让每个人都成文化大师,而是心向往之。这些同样也是博物馆教育的“小目标”。


博物馆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为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者按

大到社会发展,小到家庭发展,教育都是一个无法避免,需要探讨和面对的问题。当前,学校教育几乎贯穿了我们人生的前二十年,家庭教育也多集中于此。两者之外,社会教育中,博物馆无疑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且可以说是终身学习的绝佳场所。博物馆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聚集地”、“阐释者”,有责任、有义务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阐释文物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社会发展进程。这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也是博物馆需要担当的社会重任。


相比于学校教育,博物馆有实物,体验性及互动性更强;不用考试,也不必担心偏科,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同时,对于年龄尚小的儿童来说,还可以有父母的陪伴学习。这些都是博物馆教育的优势所在。但是不可否认的,博物馆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博物馆教育专业人才匮乏;博物馆之间课程内容设置单调,缺乏特色;博物馆课程容量有限,不能满足人数众多的青少年教育的需求等。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并把当前面临的问题解决好,是博物馆深化自身教育服务,实现自身社会功能的要点与难点。博物馆及其教育人员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

1.陈燮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情怀与智慧》,《上海文博论丛》,2012年第2期。

2.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

3.宋娴:《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年。

4.[英]艾琳·胡珀·格林希尔著,蒋臻颖译:《博物馆与教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年。

5.弘博网:《博物馆牵手学校探索教育合作新领域》,参见:http://www.hongbowang.net/news/yj/2015-09-22/3435.html。

6.严圣禾:《日本博物馆努力贴近民众》,《光明日报》,2007年5月27日第8版。

7.国家文物局编:《博物馆条例释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


作者:梁红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原标题:博物馆教育——在青少年素质培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大萌萌#心儿


相关链接:

博物馆教育研究将何去•何从?

寓教于“馆”:将博物馆打造成为青少年教育和美育的校外课堂

博物馆教育人员需要怎样的专业素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博物馆不仅是学校的补充教育

承载与传达:科学博物馆如何在传播中创造教育成果

博物馆教育的价值: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从博物馆教育再谈“美好中华”

博物馆教育学习效果:一个无法证实的命题?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